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CPI仍在漲 清遠師奶持家出妙招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8月份部分宏觀經濟數據,其中C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同比上漲6.2%,PPI上漲7.3%。專家認為,依然保持高位的兩組數據證明,通脹形勢並未像想像中的那麼樂觀。

  在清遠,持續高漲的物價似乎反映不出8月CPI增長的回落,老百姓更加關注的是豬肉青菜的價格。記者瞭解到,對於目前物價高漲的情況,不少師奶除了抱怨之外,更多的是無奈接受,並想盡辦法開源節流。

  統計數據:8月CPI環比仍在漲

  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較去年同期同比上漲6.2%,較7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這也是四個月來CPI同比漲幅首次回落。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食品價格上漲仍然是抬高CPI的“罪魁禍首”。在8月份的物價漲幅中,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13.4%,影響價格總水準上漲約4.02個百分點。在食品分類中,豬肉仍然位居漲價榜榜首,8月同比上漲45.5%,直接推高CPI約1.27個百分點;蛋價上漲16.3%,助漲價格總水準上漲約0.14個百分點。

  中秋國慶兩個節日期間,食品加工企業肉蛋採購量增加,雞蛋零售價格和豬肉批發價格雙雙創下年內新高。而8月份食用油企業不斷調價,直接影響到了食用油的價格,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在8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與此同時,8月份鮮菜、鮮果和水產品價格大跌,雖然可以彌補肉、蛋、油價格的上漲,但大家似乎低估了雞蛋價格上漲的“本領”。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6%,影響價格總水準環比上漲0.19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環比上漲1.3%,較7月環比漲幅大幅縮小6.4個百分點;然而,蛋價格環比卻上漲4.4%,比7月份環比漲幅擴大3.6%;油脂價格環比上漲了2.1%,三項合計推漲價格總水準0.18%。而鮮菜、鮮果和水產品三類食品卻只拉低價格總水準0.09個百分點。

  其實,商務部在9月6日公佈的數據也顯示,豬肉價格在經過7月份小滑坡後,8月份開始逐周走高。除了領漲的豬肉,蛋與食用油價格漲勢也在加快,8月最後一周,全國蛋價創下每公斤10.21元的年內新高。

  有專家認為,8月份CPI同比回落而環比卻依然上漲,說明收縮貨幣並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原因除了跟市場流通貨幣總量有關外,還跟貨幣結構和儲蓄機構有關。由此可預測,四季度貨幣政策進一步收緊的可能性降低。

  精明師奶:下午買肉較便宜

  據瞭解,步入8月,清遠各縣(市、區)肉類價格微降,蛋禽類價格繼續保持7月升勢。每500克精瘦肉全市平均零售價為17.66元,環比下降0.88%;肋條肉全市平均零售價為14.56元/500克,環比下降0.43%;每500克鮮牛肉全市平均零售價為20.13元,環比下降2.42%;每500克雞蛋全市平均零售價為6.32元,環比上漲2.02%,開膛雞全市平均零售價為13.44元/500克,環比上漲5.81%,草魚全市平均零售價為7.81元/500克,環比上漲0.81%。

  “錢確實不值錢了,就這些豬肉,花了30多元,一年前,這些肉最多20元。”中秋節當日,市民陳女士在舊城學宮街肉菜市場採購,拎著那不夠兩斤的豬肉,說起高企的肉價時,她慨歎道:“19元一斤的瘦肉,還是天天”幫襯“的老檔主,費了半天口舌,一斤才肯便宜0.5元。”陳女士稱,以前買豬肉總是挑瘦肉,現在肉價漲得這麼厲害,只能選擇“一刀切”,“雖然肥瘦各半,但跟瘦肉相比,起碼相對便宜。

  陳女士稱,肉價、雞蛋、青菜的價格沒有實質性的回落,所以現在也相應地調整了日常的飲食。“有時候下午才買菜,那時候肉價菜價會便宜點,有時候早起,去市場旁買些農民挑出來的菜,新鮮又便宜。”自從今年物價猛漲以來,陳女士學著在日常生活中省吃儉用,“儘量用好每一分錢。”

  跟陳女士一樣的還有黃阿姨,會計出身的黃阿姨,退休之後對柴米油鹽漲價格外敏感,整個8月份,對豬肉和雞蛋價格的“躥升”印象深刻。由於職業習慣,黃阿姨的家庭開支都用小筆記本記著,記著看到,今年3月的其全家的月開支為1803元,而到了今年7月,月開支為2689.6元。“煤氣、豬肉升得比較快。”

  9月11日,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個農貿市場,對比了一些常用食品的價格,發現普通肉菜價格仍然居高不下。在舊城朝陽裏某肉菜市場,瘦肉的價格為18元/斤,菜心為3元/斤,通心菜1.8元/斤,上海青2.8元/斤,冬瓜1.2元/斤。

  通過物價局價格資訊網站顯示的數據,記者對比清遠8月與7月的各類蔬菜價格時發現,8月份,清遠市瓜果類蔬菜價格普遍下降,葉菜類蔬菜價格則普遍上升。其中降幅最大的是白蘿蔔,由上月的1.21元/500克下降到1.13元/500克,環比下降7.22%;漲幅最大的是黃瓜,由上月的1.43元/500克上升到1.56元/500克,環比上漲8.73%。

  理財專家:把現金換成升值資產

  根據國家統計局9日公佈的數據,我國8月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6.2%,環比上漲0.3%。如果以目前央行的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3.5%來計算,假如在去年將1萬元存入銀行做一年期的定期存款,那麼今年8月到期後,雖然連本帶息可取出10350元,但由於8月CPI同比上漲6.2%,這意味著現在的10350元僅相當於一年前的9746元,比當初存入的1萬元貶值了254元。

  在通貨膨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普通工薪族如何才能跑贏CPI呢?市區一銀行的理財專家提供了幾點建議。

  首先,將自己的現金換成具備升值潛力的保值資產,讓自己的財富和物價一起上漲。該理財專家稱,隨著通脹率的不斷上漲,應對通脹的有效措施也就是儘量少持現金,多參與到各種投資中來,以投資收益來彌補通脹損失。這個時候,建議將工資拿出一定的比例投資到諸如黃金等貴金屬上來。如果自己有一定的收藏愛好,如玉器、瓷器、傢俱、金銀幣、書畫等多個收藏領域均有“潛力”可挖。

  其次,留意中短期的理財產品。現在銀行之間競爭日趨激烈,為了應對不同的客戶需求,也開發出諸多中短期的理財產品。總的來看,這種理財產品的投資要比直接將現金存入銀行要合算很多。

  據記者瞭解,目前各家銀行的理財工具涵蓋最短半個月,最長可達1年的期限,同時大部分理財計畫都有保證收益率或者保本的承諾,並會詳細說明各種理財產品的收益和風險等具體情況。因此,普通工薪族將自己工資中暫時用不上的現金按照自己的實際需求投到銀行或者保險合適期限的理財工具中,是一種收益高於銀行存款,而風險對普通投資者又非常合適的理財之道。

  另外,如果自己具備一定的投資知識和風險承受能力,可適當關注高收益信託產品和通脹主題的基金、保險等投資方式。這類投資雖然相對銀行存款來講風險稍大,但相對來說還是有比較穩健的收益,同時在通貨膨脹的背景下可能在震盪的市場中獲得超額收益。理財專家稱,如果能夠接受一定的風險,以及採用組合投資方式來進行投資,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返回列表